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帝国、日本帝国为轴心国的三个法西斯帝国与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正义的战争。

  德国在进攻英国、法国后试图按照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但在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战败德意志帝国,这也成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节点,随后德国投降,极大推动了战争局势的发展,为之后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条件。

  当时的苏联的年工业产值位于欧洲第一,也已经跻身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仅次于美国。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1张


  落后的农业国

  要知道,苏联在成立初期也只不过是一个幅员辽阔但经济落后的农业国。俄国的劳动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带领下,建立了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国家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主要组成部分有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新政权建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发生了针对苏维埃新政权的大规模暴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立马发生了战时粮食危机,并迅速发展为饥荒。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2张


  为保住政权,苏维埃旺牛棋牌 余粮收集制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求农民按时按量向政府上交农产品来支援红军和工人。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政策却延续了下去,农民对苏维埃政权越发产生抵触,最终终于酿成了波及苏联将近二十个省份的全面大饥荒。这场饥荒在有的地区甚至持续了长达十年,最终引发了农民暴动。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3张


  峥嵘岁月

  苏联从一开始的萧条的条件下,是如何用几年时间把全国工业总值提升到全球第二的呢?

  首先,发展国家,制度先行。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西方国家的国家经济制度不同,计划经济使得国家完全掌握经济情况,它把所有的国家资源和生产资料整合在一起掌握在国家手中,让国家经济往工业大幅度倾斜,极大提高了苏联的工业程度和工业能力。

  并且苏联的优势在于国内的私营经济占比重较小,因此不论国际社会经济如何波动,并不会对苏联国内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危害,苏联国内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4张


  这也是苏联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处于巍然不动的地位的原因。在美国等其他国家处在经济危机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的时候,苏联的制度优势完全展现,这也给了苏联时间和空间来补足工业空缺。

  其次,苏联完美地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空缺,经济危机爆发时,西方众多国家的资金和工业产能过剩,情势大好的苏联自然成为了资本转移的最佳地方。

  列宁和斯大林十分清楚苏联的落后情况,深知自己国家发展工业的短板和缺陷,知道目前国内还不完全具备自己靠自己发展工业的条件,因此他们决定“走捷径”。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5张


  随着西方经济危机国家资本和资金的不断转移,人才、技术的不断涌入,苏联很快和这些资源达成了协议,德国作为资源交换,也源源不断为苏联提供工业技术,苏联同时也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业体系。

  这些资源使得苏联的工业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也为后来苏联跻身工业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苏联自身优越的先天条件也不能忽略。苏联幅员辽阔,领土居世界之最,并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数量众多,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这都是苏联日后飞跃的资本和潜力。

  苏联一开始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工业,1913年,它的钢铁产值高达将近五百万吨,铁路里程也仅次于美国。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6张


  最重要的是,苏联的意识形态是它制胜的法宝,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极大的调动最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工业建设中。为了实现工业化,苏联把大部分人力物力和资源都投入到了工业化建设中,尤其是重工业建设。

  1928年,苏联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之后的五年内拥有大型技术设备的企业相继建成,全国开展以电力、工业和钢铁为核心的产业建设,这一五年内的举措一定程度补上了苏联在工业建设方面落下的功课。

  为了实现社会资源向工业倾斜,国家大举筹集资金,要求城乡各处的资金差异化缴纳上交,为工业工厂发展打下物质基础。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7张


  苏联的五年计划有三大特点,第一,重中之重就是重工业,苏联的这种打法是为了先一步完善巩固自己的国防力量,只有国防强大,内外才会安宁。这也极大促进了国内重工业和一般工业的发展。

  第二,强调发展速度,五年计划虽为五年,但其实五年不到的时间里,苏联国内的发展水平已经上了一层台阶,斯大林认为,延缓就是落后。在这样的领袖的宣言下,整个国家快速生产。

  第三,苏联认为应先学习外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再慢慢研发自己的核心生产。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8张


  当时西方政界封锁苏联,但商界环境还较为缓和,很多西方商人在苏联建厂,苏联十分欢迎,也不断吸取他们的技术和工艺,这些积淀为日后苏联钢铁、工业的崛起定下了契机。

  苏联原本自己的钢铁厂、高炉制造厂都比西方落后几十年,甚至在建立初期,苏联没有自己的拖拉机制造业,但在大规模进口外来技术和设备后,苏联落后的产业空缺都被弥补,很多设备也改造换血。

  到1932年,苏联的拖拉机产量世界第一。

  

当年远不如日本的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 日本 苏联 世界工业强国 第9张


  工业强国

  1933年,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斯大林在发表讲话时称,以前的苏联没有自己的钢铁工业、机床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航空工业,也没有现代科技支撑下的其他工业,但现在,6wncc旺牛棋牌 都有了。

  无论是得益于其他国家的援助还是苏联自身的强大,当初那个困于饥荒和暴乱中的苏联已经不是往昔的样子,摇身一变远超日本,跻身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